长征中的红九军团
图片
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红军长征是人类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作为长征主力部队之一,红九军团在长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红九军团的历程(分四个阶段)(一)、1933年10月,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组建红九军团的命令,由红三师和红十四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隶属红一方面军,是其中5个军团之一。于同年11月7日在福建将乐县举行了成立大会。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蔡树藩(后为何长工)、参谋长郭天民,全军团9000余人。(二)、1935年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6月18日中革军委发出“关于一、四方面军组织番号及干部任免的决定”,红九军团改称为第三十二军,隶属红四方面军,军长罗炳辉、政委何长工、政治部主任李湘怜(后为黄火青)。(三)、1936年7月5日,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到甘孜与红四方面军汇合后,中革军委命令红二、红六军团与红三十二军合编组成红军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副总指挥萧克、副政治委员关向应。(红二方面军下属三个军:第二军由红二军团改编,军长贺龙兼任、政治委员任弼时兼任;第六军由红六军团改编,军长陈伯钧、政治委员王震;第三十二军军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袁任远、三十二军下辖两个师,第九十四师师长萧新槐,第九十六师师长王尚荣。(四)1937年8月25日红三十二军大部分改编为八路军120师。红九军团经历了从红一方面军到红四方面军,再到红二方面军的历程,我父亲跟随着红九军团从一个普通的放牛娃,成长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将领。图片
二、长征中的红九军团(一)长征前的红九军团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200架飞机向各苏区发动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围剿”。1933年10月,成立红九军团,红九军团参加广昌战役之后,执行中革军委命令,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后被留在福建长汀。1934年4月广昌战役后,蒋介石集中了“14个正规军,1个独立旅、共71个团”,向中央苏区东线大门——长汀松毛岭逼近。当时,红军集中了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和二十四师,约3万多人,守卫在松毛岭一线。于是,展开了温坊战斗。整个温坊战斗,全歼敌人一个旅和一个团,共4000多人,缴枪1600余支,轻重机枪100余挺。温坊战斗是中央红军退出苏区前的一次取得极大胜利的战役。1934年9月23日松毛岭保卫战开始。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和数以万计的长汀地方武装与敌人展开了空前激烈的战斗。激战7天7夜,血战松毛岭,牺牲6000多名红军战士,极其悲壮,松毛岭保卫战是长征前保卫中央苏区瑞金的最后一战,以血的代价完成了掩护主力红军集结北上战略转移长征的任务。28日中国军委命令红九军团撤出战斗,转移到钟屋村一带待命。10月3日,在汀州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刘少奇接到中共中央指示,作为中共代表与罗炳辉、蔡树藩一同率领红九军团从福建长汀出发长征。(二)长征中的红九军团图片
红九军团长就是电影《从奴隶到将军》的主人公,滇军名将罗炳辉,他率领的红九军团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曾有人这样形容红九军团:是红军长征队伍当中,走的路最长,战斗足迹最多,跑得最凶的“军团”;是唯一参加过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军团”;是红军长征中唯一超出三万里达四万里的一支中央红军;是唯一途经闽、赣、粤、湘、桂、黔、滇、川、康、甘、宁11省的一支中央红军等等。红九军团是党领导下,30多万英雄红军中的重要成员之一。长征路上,红九军团为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不惜一切代价承担起阻击和牵制敌人的重任,英勇血战、屡立奇功,曾受到周恩来总政委的赞扬,被誉为“战略骑兵”。1935 年1月下旬至3月中旬,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在川、黔两省交界的赤水河畔展开了著名的“四渡赤水”之战。3月27日,红九军团在接受中革军委“伪装主力、诱敌向北出击”的任务后,脱离主力红军,以钳制周浑元、吴奇伟之敌纵队,掩护红军主力通过遵(义)仁(怀)封锁线,向乌江边行进。为此,红九军团故意制造声势,迷惑追敌,摆出红军主力将北渡长江的架势。红九军团的东进西跑声势浩大,使敌人误以为红军主力还徘徊在乌江一带,赶紧调兵遣将围剿红军,成功掩护红军主力渡过乌江。红一军团突破乌江后,中央纵队及红三、五军团也即将过江,中革军委电令红九军团逐次向南移动以掩护大军过江。但是,当红九军团冒雨赶至沙土时,已超过军委规定时限6个多小时,并且还有几十里山路要走才能赶到乌江边上。红九军团为了摆脱追敌、掩护中央纵队,决定对追敌给予狠狠打击。选定打鼓新场的老木孔地区作为打击黔军犹国材部的前沿阵地,老木孔是个百十户人家的小村镇,地形条件很好,便于部队隐蔽。9团摆在正面,7团在右翼,8团在左翼,埋伏在离老木孔二十里的山林里,形成了一个伏击圈。战机选择在中午他们烟瘾大发,浑身无力的时间。战斗号令一响,战士们犹如猛虎出山,腾身跃进,打得敌人懵头转向,乱作一团。老木孔战役缴获千余支枪,俘敌1800多。多年以后,老木孔战斗旧址仍不时有朽烂枪支弹药出土,印证了当时战斗的激烈程度。老木孔伏击战是红九军团单独行动以来打的第一仗,这一仗,不仅沉重打击了尾追之敌,而且也使附近的敌人闻风丧胆、退而不敢应战,一时出现了前无堵军、后无追兵的大好局面。红九军团的行动,更重要的是有力地配合和掩护了主力红军的南进,在战略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时任红九军团政委何长工回忆录中说:老木孔之战是红九军团单独行动以来,打的一次转危为安的漂亮仗,不仅打击了正面之敌,且其他敌人也闻风披靡,龟缩回去。我军附近出现了前无堵军,后无追兵的局面。美国著名记者索尔斯·伯里评价:“如果说'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史上的皇冠,那么老木孔突击战就是这顶皇冠上最耀眼夺目的明珠。”纪念长征,发扬长征精神,我们常常在想,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衣衫褴褛、食不果腹,战斗员平均年龄不足20岁的红军,走过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呢?答案是:跟着信仰走!信仰是什么?信仰是一腔热血!信仰是精神力量!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起义时二万二千五百人,两个月后剩下一千人;中国共产党人相信,中国红色政权可以存在。1927年秋收起义,起义时五千人,二十天后只剩下一千人;中国共产党人仍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金一南教授在最新出版的《为什么是中国》一书中说:“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真人前仆后继,追寻真理救国救民,我们很可能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和徘徊。正是这些真人点燃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之火,才使我们至今未曾堕落、未曾被黑暗吞没!”回顾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十多年的光辉历史,记载着数以百万计的先烈英名,也在千百次奋斗牺牲中锻炼出璀璨夺目的一代代将星。他们所经历的艰苦卓绝而又波澜壮阔的斗争,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辉历史的重要篇章!2020年10月16日
后记:此文作者萧薇(开国中将萧新槐的女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本文链接:http://m.bjdhjtw.cn/xinwendongtai/1213291.html